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后,在一定时间内剩余在水中的氯量,它是衡量水消毒效果和防止二次污染的重要指标。在线余氯检测仪能够实时、连续地监测水中的余氯含量,为水处理过程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然而,由于受到环境因素、仪器老化、传感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线余氯检测仪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定期进行校准是保证仪器测量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一、校准规范 1、校准前准备 (1)环境条件:校准应在符合仪器使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一般要求温度在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且无强电磁场干扰、无腐蚀性气体。 (2)仪器状态检查:检查在线余氯检测仪的外观是否完好,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显示屏显示是否正常。同时,检查仪器的电源、信号传输等线路是否连接正确、稳定。 (3)校准试剂准备:根据仪器的校准要求,准备标准余氯溶液。标准余氯溶液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配制,确保其浓度准确可靠。同时,准备好用于清洗仪器和传感器的试剂,如去离子水、稀盐酸等。 (4)人员要求: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在线余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校准方法。在进行校准前,校准人员应仔细阅读仪器的操作说明书,了解校准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2、校准周期:在线余氯检测仪的校准周期应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使用环境、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建议每1-3个月进行一次校准。对于使用环境恶劣、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应适当缩短校准周期;而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环境条件较好的仪器,可适当延长校准周期,但最长不应超过6个月。 3、校准方法 (1)零点校准:将在线余氯检测仪的传感器浸入去离子水中,确保传感器完全被水覆盖。等待仪器稳定后,调节仪器的零点校准旋钮或通过仪器的操作界面进行零点校准,使仪器显示值为零。 (2)量程校准:使用标准余氯溶液对仪器进行量程校准。将传感器依次浸入不同浓度的标准余氯溶液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行校准。每次更换标准溶液时,应先用去离子水将传感器清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等待仪器稳定后,记录仪器的显示值,并与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仪器的量程校准旋钮或通过仪器的操作界面进行量程校准,使仪器的显示值与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一致。 
(3)多点校准(可选):对于测量范围较宽或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在线余氯检测仪,可进行多点校准。多点校准是在量程范围内选择多个不同浓度的标准余氯溶液进行校准,以更准确地反映仪器的响应特性。多点校准的方法与量程校准类似,只是需要增加校准点的数量。 4、校准记录:每次校准完成后,应详细记录校准的相关信息,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来源、校准结果(零点偏差、量程偏差等)、校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校准记录应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 二、校准的重要性 1、保证测量准确性:校准是确保在线余氯检测仪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通过定期校准,可以消除仪器因环境因素、传感器老化等原因产生的测量偏差,使仪器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准确的测量结果能够为水处理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操作人员及时调整消毒剂的投加量,确保水的消毒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2、提高水质安全:余氯是防止水在输送和储存过程中二次污染的重要保障。如果在线余氯检测仪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消毒剂投加量不足,使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得不到有效杀灭,从而影响水质安全;或者导致消毒剂投加量过多,产生异味、异臭等问题,影响水的口感和感官性状。定期校准在线余氯检测仪可以确保余氯含量的准确监测,保障水质安全。 3、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正确的校准和维护可以延长在线余氯检测仪的使用寿命。在校准过程中,可以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清洁,及时发现并处理仪器存在的问题,如传感器污染、部件老化等。同时,合理的校准周期可以避免仪器因长期不校准而出现较大的测量偏差,减少仪器的损坏和故障发生率,降低维修成本。 4、符合法规要求:在饮用水供应、污水处理等行业,对余氯的监测有严格的法规和标准要求。使用经过准确校准的在线余氯检测仪进行监测,能够确保监测数据符合法规要求,避免因数据不准确而导致的法律风险和监管处罚。 三、结论 在线余氯检测仪的校准是保证仪器测量准确性、提高水质安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和符合法规要求的重要措施。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校准规范进行操作,定期对在线余氯检测仪进行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同时,应加强对校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校准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为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