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生化需氧量)测定仪通过监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耗氧量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其检测精度依赖校准液的准确性。BOD校准液需模拟含可降解有机物的水体环境,且成分稳定、浓度可控,通常分为标准储备液(高浓度、长期保存)与工作校准液(低浓度、适配仪器量程),需遵循“无菌、避光、控温”原则配制,避免因成分变质或操作不当导致校准失效。 一、配制前的准备工作 1、物资与器具准备 试剂需选用基准级葡萄糖、谷氨酸(BOD校准液常用有机物,两者按比例混合可模拟天然有机物降解特性),且在有效期内,避免使用受潮、结块的试剂;器具需准备容量瓶(定容用)、移液管(精准移取)、烧杯(溶解混合)、玻璃棒(搅拌),所有器具需用蒸馏水浸泡清洁后晾干,若曾接触过杀菌剂(如次氯酸钠),需用无菌水反复冲洗,防止残留杀菌剂抑制微生物活性。 此外,需准备无菌密封试剂瓶(储存校准液,避免微生物污染)、标签纸(标注类型、配制日期、有效期),以及无菌水(用于稀释,不可用普通蒸馏水,需经灭菌处理,防止杂菌影响校准)。 2、环境与安全准备 配制需在洁净、室温(20℃左右,接近BOD检测标准温度)环境中进行,避免高温、强光直射(防止葡萄糖、谷氨酸分解);若环境灰尘较多,需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操作区进行,防止空气中杂菌落入校准液。个人需佩戴无菌手套、口罩,避免手部细菌或飞沫污染试剂,操作时禁止交谈,减少污染风险。 二、核心配制步骤 1、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标准储备液浓度较高,用于后续稀释成工作液,步骤如下: 试剂称量与溶解:按比例称取葡萄糖与谷氨酸(两者浓度比例需一致,确保降解特性稳定),放入无菌烧杯中,加入适量无菌水,用无菌玻璃棒轻轻搅拌至完全溶解(避免剧烈搅拌产生气泡,气泡易携带杂菌);若溶解缓慢,可将烧杯置于20℃水浴中恒温搅拌,禁止加热(高温会破坏试剂结构)。 精准定容与灭菌:将溶解后的溶液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无菌容量瓶,用无菌水多次冲洗烧杯与玻璃棒,冲洗液全部倒入容量瓶;加无菌水至刻度线,盖紧瓶塞颠倒摇匀,随后将溶液转移至无菌密封试剂瓶,进行灭菌处理(如高压蒸汽灭菌,需按试剂耐受温度设置,避免过度灭菌导致试剂分解)。 密封储存:灭菌后待溶液冷却至室温,贴上标签(标注“BOD标准储备液”“配制日期”“有效期”,储备液密封避光可保存1-2周),置于4℃冰箱冷藏,避免反复冻融导致浓度变化。 2、工作校准液的配制 工作校准液需根据bod测定仪量程配制(如仪器量程为0-200mg/L,工作液浓度可设为0mg/L、50mg/L、100mg/L、200mg/L),步骤如下: 稀释储备液:用无菌移液管精准移取一定量标准储备液,注入无菌容量瓶中,避免移液管尖端触碰瓶壁(防止污染);若储备液冷藏保存,需先放置至室温再稀释,避免温度差异导致体积误差。 无菌定容与混匀:向容量瓶中加无菌水至刻度线,盖塞后轻轻颠倒摇匀(BOD校准液需避免剧烈震荡,防止混入过多氧气影响后续微生物耗氧检测),确保浓度均匀。 即时使用:工作校准液需现配现用,配制后1小时内完成校准,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微生物滋生(即使无菌操作,环境中仍可能有微量杂菌,长期放置会分解有机物,导致浓度下降)。 三、关键注意事项 1、防污染:保障校准液“无菌性” BOD校准液的核心是模拟纯净有机物环境,杂菌会直接分解有机物,导致浓度失真:配制全程需使用无菌器具与无菌水,避免手部、空气接触污染;若配制过程中溶液出现浑浊、异味,说明已污染,需立即丢弃重新配制。 2、防分解:把控试剂稳定性 葡萄糖、谷氨酸易受光照、高温分解,配制时需避光操作,储存时冷藏;稀释时禁止加热,若试剂溶解困难,仅可在20℃水浴中辅助溶解,防止温度过高破坏试剂。 3、空白校准液:不可忽视的“零浓度”基准 空白校准液(0mg/L)用于消除无菌水自身耗氧影响,配制方法为直接取无菌水装入校准瓶,无需添加任何试剂;需确保空白液与工作液灭菌、储存条件一致,避免因空白液污染或耗氧导致校准偏差。 四、总结 BOD测定仪校准液的配制核心是“无菌、稳定、精准”,需通过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控制温度与光照防止试剂分解,按量程分阶段配制储备液与工作液。只有严格遵循配制规范,才能确保校准液浓度准确,为BOD测定仪提供可靠校准基准,保障水体生化需氧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