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测定仪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监测水体中有机物降解消耗的溶解氧,计算生化需氧量(BOD),是评估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关键设备。实际使用中,受微生物活性、设备状态、环境条件等影响,易出现各类故障,导致检测数据失真或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常见故障可分为检测数据异常、硬件故障、样品与试剂问题、环境干扰四类,需针对性排查解决。 一、检测数据异常类故障 数据异常是最直观的故障表现,直接影响BOD值的准确性,常见问题包括数据偏高、偏低、无变化或波动过大: 1、检测值持续偏高 若同一批次样品的BOD检测值普遍高于预期(如清洁地表水检测值远超背景值),可能原因有三:一是溶解氧探头校准不当,如零点校准用的无氧水被污染(含少量氧气),导致初始溶解氧读数偏高,后续计算的耗氧量偏大;二是样品中存在易降解的外源有机物,如采样容器未清洗干净(残留洗涤剂、有机物),或采样过程中混入污染物(如生活污水);三是微生物活性过强,如测定仪的恒温培养箱温度偏高(超出20℃±1℃的标准范围),加速微生物代谢,导致耗氧量增加。排查时可先重新校准溶解氧探头,用空白样品(如超纯水)验证,再检查采样与培养条件。 2、检测值持续偏低或为零 检测值偏低(如工业废水BOD值远低于行业均值)或为零,多与微生物活性不足、溶解氧检测异常相关:若微生物活性不足,可能是样品中含抑菌物质(如重金属、消毒剂),抑制微生物代谢,或接种液(如稀释水用的微生物菌剂)失效(储存时间过长、温度不当);若溶解氧检测异常,可能是探头膜破损(导致电解液泄漏,无法准确检测溶解氧),或搅拌装置故障(样品中溶解氧分布不均,探头仅检测局部低氧区域)。可通过添加标准BOD样品(如葡萄糖-谷氨酸溶液)验证:若标准样品检测值正常,说明问题出在待检测样品;若标准样品值也偏低,需检查探头与搅拌系统。 3、数据无变化或波动过大 检测过程中数据长时间无变化(如溶解氧值持续稳定,无耗氧趋势),可能是搅拌装置未启动(样品静止,微生物无法充分接触有机物,代谢缓慢),或微生物完全失活(如样品经高温处理,杀灭所有微生物);数据波动过大(如溶解氧值忽高忽低),多因环境干扰,如恒温培养箱门频繁开启(导致温度波动,影响溶解氧溶解度),或电源电压不稳定(影响探头与搅拌系统的正常工作)。排查时先确认搅拌是否正常运转,观察培养箱温度是否稳定,再检查供电线路(如使用稳压电源)。 二、设备硬件类故障 硬件故障直接导致测定仪无法运行或检测精度下降,常见于溶解氧探头、恒温系统、搅拌与进样部件: 1、溶解氧探头故障 探头是检测核心部件,常见故障包括:探头膜污染(如样品中悬浮物附着在膜表面,阻碍氧气渗透),导致检测响应变慢、读数偏低;电解液耗尽(探头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液因挥发或泄漏减少),表现为读数漂移大、无法校准;探头电路故障(如连接线松动、内部元件损坏),表现为无读数或读数乱码。维护时需定期更换探头膜与电解液(按说明书周期),清洁探头表面,检查线路连接,若故障仍存在,需更换探头。 2、恒温培养箱故障 恒温培养箱需维持20℃±1℃的稳定温度,故障表现为温度偏高、偏低或波动大:温度偏高可能是加热管失控(如温控器故障,加热管持续加热),或散热风扇损坏(热量无法排出);温度偏低可能是加热管损坏(无法加热),或保温层破损(热量流失过快);温度波动大可能是温控器灵敏度下降,或培养箱内样品放置过多(影响空气流通)。排查时可放置独立温度计验证温度,检查加热、散热部件与温控系统,必要时更换温控器或加热管。 3、搅拌与进样部件故障 搅拌部件故障表现为搅拌子不转动或转动缓慢:若不转动,可能是电机损坏(无动力输出),或搅拌子被样品中杂物卡住(如悬浮物、纤维);若转动缓慢,可能是电机电压不足(如供电线路接触不良),或搅拌子磨损(磁性减弱)。进样部件故障(如自动进样型测定仪)表现为进样量不准或无法进样:进样量不准多因进样管路堵塞(如样品中悬浮物堆积),或进样泵密封圈老化(导致漏液);无法进样可能是泵体故障(如电机不工作),或管路弯折(阻断样品流动)。需拆解清洁搅拌与进样部件,更换磨损的密封圈、搅拌子,疏通管路。 三、样品与试剂类故障 样品预处理不当、试剂失效,易导致检测结果异常,常见问题包括: 1、样品预处理问题 样品未按标准稀释(如高浓度废水稀释倍数不足,导致溶解氧快速耗尽,无法完成5天培养),或稀释水不符合要求(如稀释水用的纯水含氧量过高或过低,未添加营养盐(如磷酸盐、硝酸盐),影响微生物活性);样品未除氯(如自来水样品含余氯,抑制微生物),或除氯不彻底(如仅短暂曝气,余氯未完全挥发)。需严格按标准流程预处理样品:高浓度样品合理稀释,稀释水需曝气平衡溶解氧并添加营养盐,含氯样品需充分曝气或添加硫代硫酸钠除氯。 2、试剂失效或污染 常用试剂如稀释水用的营养盐溶液、接种液、无氧水,易因储存不当失效:营养盐溶液(如氯化钙、硫酸镁溶液)长期储存可能变质(出现沉淀、异味),或被微生物污染(滋生杂菌,干扰检测);接种液若未冷藏(储存温度高于4℃),微生物活性会逐渐下降;无氧水若制备后放置过久(接触空气,吸收氧气),无法用于探头零点校准。需定期更换试剂(按有效期),储存时严格遵循要求(如营养盐溶液冷藏、接种液避光保存),使用前检查试剂状态(无沉淀、异味)。 四、环境与操作类故障 环境干扰与操作失误虽非设备本身故障,但易被忽视,导致检测问题: 1、环境干扰 恒温培养箱周边有热源(如靠近暖气、烤箱),或有强电磁设备(如离心机、超声波清洗机),前者导致培养温度偏高,后者干扰探头的电子信号,导致读数漂移;实验室通风过强(如正对空调出风口),样品培养瓶内的溶解氧易受外界空气影响(如通风带入氧气,导致溶解氧值升高)。需将测定仪放置在远离热源、电磁干扰的区域,培养箱避免正对通风口,必要时在培养箱外包裹保温层。 2、操作失误 操作失误如样品编号混淆(将不同浓度样品错放培养位,导致数据对应错误),或培养时间不足(未达到5天培养周期,提前读数,导致耗氧量偏低);校准流程错误(如溶解氧跨度校准用的饱和氧水温度与培养温度不一致,导致校准偏差),或探头安装不当(如探头膜未紧贴样品液面,检测的是空气而非样品中的溶解氧)。需规范操作流程,做好样品标记,严格控制培养时间,校准前确保样品与校准液温度一致,正确安装探头。 五、总结 BOD测定仪的常见故障围绕“数据准确性、设备稳定性、样品与环境适配性”展开,核心是溶解氧检测异常、硬件部件失效、微生物与试剂问题。日常使用中,需定期维护硬件(校准探头、检查恒温与搅拌系统),规范样品预处理与试剂管理,控制环境条件,同时做好故障记录(如故障现象、排查过程、解决方法),便于后续快速应对同类问题。若故障无法自行排除(如电路故障、核心部件损坏),需及时联系厂商技术支持,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水质监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