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水中悬浮物时,悬浮物测定仪是如何工作的?
时间:2022-09-14 10:16:58   访客:1658

悬浮物是指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的无机物、有机物、泥砂、粘土和微生物等。水中悬浮物是造成水体浑浊的主要原因,其含量也是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测定悬浮物较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重量法(GB11901-89标准)。用这种方法测定水中的悬浮物通常需要使用烘箱、分析天平、干燥器、孔径为0.45um的滤膜和相应的过滤器,玻璃漏斗等仪器,将水样通过滤料后,干燥固体残渣和滤料,然后计算悬浮物的重量。

这种悬浮物的测量方法实际上比较繁琐、费时又费力,而且过滤的结果也受操作者的影响。基于对悬浮物等水质参数快速测定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水中悬浮物测定仪器种类繁多。

悬浮物测定仪测量水中悬浮物时,采用光度法,无需准备烘箱天平等实验仪器。测量步骤如下:

取几个空的预制试剂管,一个作为空白样品,然后根据待测水样的数量选择相同数量的试管作为待测样品,放在试管架上。

空白样品的制备:移取5mL蒸馏水到预制的试剂管中,摇匀

待测样品:按照空白样品的制作步骤,吸取5mL样品至其他试管中,摇匀后测量。

打开悬浮物测定仪,根据需要预热,选择测量悬浮物的方法。测量前用镜布或无绒软纸擦拭试管外壁。先放空白样品,按调零置零,再放待测样品,按读数直接读取悬浮物的测量值。

悬浮物测定仪的测量方法简单、快捷、操作方便。测定过程中要注意,如果水样有颜色,可用0.15um滤膜过滤器过滤滤液,并以此溶液作为空白。

返回

© Copyright 2023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

关于迈德施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