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3年美国密尔沃基市供水发生隐孢子虫事件,导致40多万人感染疾病,4000多人住院,50多人死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在原水突发污染情况下,水厂处理工艺缺乏应急能力,出厂水浊度超过1.5NTU,导致水中隐孢子虫没有被去除。 浊度是浑浊度的简称,是光线与溶液中的悬浮颗粒相互作用的结果,饮用水的浊度主要由水源水中胶体、悬浮物和生物微粒经净化处理后的残存物造成。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浊度限值为1NTU,水厂出厂水的浊度一般控制在0.5NTU左右。很多城市出厂水浊度已控制在0.1NTU以下,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1浊度指标的意义 浊度是表现饮用水清澈与否的感官性指标,它又是反映饮用水中微生物和有机物含量多少的相关性指标。浊度在饮用水净水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操作控制参数,它能指示净水处理过程,特别是絮凝、沉淀和过滤的处理效果。原水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如“两虫”)等,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尺寸在0.5-5μm;病毒最小的直径仅10nm,大的达0.2μm;“两虫”的孢囊和卵囊尺寸在4-12μm。 原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等一般都附着于水中形成浊度指标的悬浮物上。饮用水的浊度低,相应的微生物含量也低,但两者的相关性并无量化关系。南方某城市,每月在当地报纸发布供水水质公报,当出厂水浊度在0.1NTU左右时,菌落总数未检出或CFU/mL是个位数。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菌落总数限值为100CFU/mL。 浊度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有研究表明,当水中浊度为2.5NTU时,水中有机物去除了27.3%;浊度降.至1.5NTU时,有机物去除了60%;浊度降至0.5NTU时,有机物去除了79.6%;浊度降为0.1NTU时,绝大多数有机物予以去除。2浊度检测技术 现代的浊度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各种用途的浊度仪,如实验室仪器、在线分析仪、便携仪浊度仪和超低浊度激光浊度仪等相继问世,多种型号和款式的改进使浊度检测仪器更具可比性和选择性,多年来在水质检验浊度检测中,积累了一些认识也提出了一些可探讨的具体问题。 (1)散射光与水样浊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在浊度仪量程的下限附近,如果杂散光的干扰小,则仪器的线性程度高。在浊度为0-40NTU之间,散射光与浊度是线性相关的关系;在0.1NTU以下检测到全是非线性关系;在浊度>40NTU时,会产生前散射光效应,使散射光强度与浊度的线性关系变差。散射光与浊度的线性程度与浊度仪的准确度相关性很密切。 (2)浊度仪的杂散光应小于0.020NTU,否则应该对仪器、样品池进行清洗和维护。最好的浊度仪的杂散光在0.008NTU左右。
(3)分辨率对于低浊度的分析,浊度仪的分辨率应该测量到接近0.01NTU,优良的仪器可接近0.0001NTU。分辨率能描述水样的特性,如波动、有否气泡和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