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的灵敏度、精确度与准确度1、仪器的灵敏度:仪器测量最小被测量的能力,所测的最小量越小,该仪器的灵敏度就越高,如,天平的灵敏度,每个毫克数越小,天平指针从平衡位置偏转到刻度盘一分度所需的最大质量就越小。又如多用电表表盘上标的数字“20kΩ/V”表示了灵敏度。※物理意义:在电表两端加1V电压时,使指针满偏所要求电表的总内阻Rv(表头内阻与附加电压之和)为20kΩ,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U=IgRv,即,Rv/U=1/Ig,显然,当Rv/U越大,说明满偏电流Ig越小,即,该电表所能测量的最小电流越小,灵敏度便越高。※应注意:仪器的灵敏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越高,测量时的稳定性就越差,甚至不易测量,即准确度就差。故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前提下,灵敏度也不宜要求过高。※灵敏度一般是对天平和电气仪表等而言,对直尺、卡尺、螺旋测微器则无所谓。※分析灵敏度(检出限)可检测的最低分析物浓度为检测系统的分析灵敏度或称检出限。毒品检验;肿瘤标志物;特定蛋白;核酸;激素;某些常用项目等,需要具有可检出的最低浓度或某个量。检出限术语混乱,厂商使用各种词语如:灵敏度(Sensitivity),分析灵敏度(Analytical sensitivity),最小检出限(Minimum detection limit),功能灵敏度(Functional sensitivity),检出限度(Limit of detection),定量限度(Limit of quantitation)2、仪器的精密度:仪器的精密度,又称精度,一般是指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如,米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其精密度就是1mm,水银温度计的最小分度为0.2℃,其精度就是0.2℃。仪器的最小分度值越小,其精度就越高,灵敏度也就越高。如,最小分度为0.1℃的温度计比最小分度为0.2℃的温度计灵敏度和精密度都高。※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仪器的精度高,准确度也就高,这表明仪器的精度是一定准确度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准确度,也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精度相适应,这正是人们常用精度来描述准确度的原因。※仪器的精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其准确度。例如:一台一定规格的电压表,其内部的附加电压变质,使其实际准确度下降,但精度却不变,可见精度与准确度有所区别。一般仪器都存在精度问题。 3、仪器的准确度:仪器的准确度一般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量指针满偏时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的百分数值。某电表的准确度是2.5级,其意义是指相对误差不超过满偏度的2.5%。※绝对误差=量程×准确度如,量程为0.6A的直流电流表,其最大绝对误差=0.6A×2.5%=0.015A。显然用同一电表的不同量程测量同一被测物时,其最大绝对误差应不同。使用电表时,就存在选择适当量程档的问题。准确度一般针对电气仪器而讲,对其他仪器无所谓准确度。测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都是什么?①测量的精密度:测量的精密度指对某一量测量时,各次测量的数据大小彼此接近程度。测量精密度越高,说明各次测量数据比较接近的程度。测量精密度高,说明各次测量数据比较接近。它是偶然误差的反映。由于系统误差情况不确定,故测量精密度高不一定测量准确度就高。②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的准确度是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测量的准确度高,说明测量的平均值与真值偏离较小。它是系统误差的反映,但由于偶然误差情况不确定,故测量准确度高不一定测量精密度就高。③测量的精确度:测量的精确度指测量数据集中于真值附近的程度。测量的精确度高,说明测量的平均值接近真值,且各次测量数据比较集中,即,测量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都比较小,测量的既准确又精密,测量的精确度才是对测量结果的综合评价。小结总之,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大小,准确度越高,则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越小,精密度是指多次平行测量的测量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越高,则多次平行测量的测量值之间就越接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1、准确度高,则精密度就一定高。2、精密度高,准确度却不一定高。3、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1、预先估量被测样品的BOD值,如无法估量,可借助化学需氧量(CODCr)推算。一般BOD量按化学需氧量(CODCr)的70%计算大致的浓度范围。依据水样个数及6个培育瓶,选择需准备平行样数量。水样须经过预处理其PH值应在7.2左右。
即生物需氧量测定仪,是用来分析某水体的即生物需氧量的仪器。生物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在一定量的水体中生长所消耗的氧气的量,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当水样中有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时,有机物便受到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同化作用,而微生物的细胞呼吸作用也增强,消耗掉一部分溶解氧,使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的溶解氧减少,当水样中溶解氧向电极扩散速度(质量)再次达到恒定时,又产生了一个恒定电流,由于该两个恒定电流之间的差值与水样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浓度存在定量关系,因此该电流信号经微机放大、分析处理后,能直接将BOD检测结果显示出来的设备就叫做BOD测定仪。
BOD测定仪所测试的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是衡量有机物对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BOD的测定,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各类高科技生物实验室和环保监测部门。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是水质评价的必测项目,是衡量有机物对水质污染的重要质量指标。传统BOD5的测定方法采用化学稀释法。该方法操作繁琐,对分析人员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实验数据的离散性较大,往往造成无法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微机BOD测定仪的注意事项:1、预先估计被测样品的BOD值,如无法估计,可借助化学需氧量(CODCr)推算。一般BOD量按化学需氧量(CODCr)的70%计算大致的浓度范围。根据水样个数及6个培养瓶,选择需准备平行样数量。水样须经过预处理其PH值应在7.2左右。
很多人在BOD测定仪的日常使用时不注意维护,导致分析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参数误差问题,不过也有些人虽然会定期的进行维护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就有很多人想知道BOD测定仪传感器要如何维护。其实在维护水质传感器时很简单,只要定期的进行校准,或做好分析探头的护理工作,比如避免水质测定仪BOD传感器的探头出现划痕,对一些磨损严重的探头进行更换等。这样才能保证BOD传感器不会出现误差的情况。
BOD测定仪启动之前,需要确保所有试剂均已经正确放置到位。1、初始化工作:仪器初始运行;试剂更换后试剂浓度波动较大;仪器异常检修后,所有进样管管内没有试剂时;仪器停运时间大于3天时,建议把所有试剂的进样管插入蒸馏水中,执行此操作对仪器进行冲洗。在仪器处于待机状态时,进入测量界面后,启动“初始装液”按钮,即刻完成。
BOD测定仪液晶显示,利用空气压差法进行BOD测定的一种仪器,能准确提供与化学稀释法可比的测定结果,直接显示BOD值,生化反应曲线一目了然,是理想的仪器,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石油化工、医疗卫生、教学科研等部门对水质的监测。
BOD测定仪,即生物需氧量测定仪,是用来分析某水体的即生物需氧量的仪器。生物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在一定量的水体中生长所消耗的氧气的量,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