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质监测领域,生化需氧量(BOD)是评估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BOD快速测定仪凭借高效、便捷的特点,成为水质检测的常用设备。了解其规范的试验过程,是获取准确可靠数据的重要前提,下面将详细介绍BOD快速测定仪的试验过程。 一、试验前准备 试验开始前,先检查BOD快速测定仪的外观,确保仪器无损坏,各部件连接正常。接通仪器电源,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一般预热时间为15-30分钟,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同时,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包括稀释水、接种液、硫酸锰溶液、碱性碘化钾-叠氮化钠溶液等,检查试剂的保质期和储存状态,确保试剂有效。此外,准备好干净的具塞量筒、移液管、培养瓶等玻璃器皿,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二、水样采集与处理 水样的采集和处理对BOD测定结果影响重大。在采集水样时,应使用合适的采样容器,确保水样具有代表性,避免采集到水面漂浮物或水底沉积物。采集后,若水样中含有大量悬浮物,需用滤纸进行过滤,但要注意过滤过程中不能损失水样中的微生物。若水样的BOD值过高,超出仪器的测量范围,则需要对水样进行稀释。稀释时,根据经验或预估的BOD值,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稀释水和接种液,充分混合均匀。 三、仪器操作步骤 将处理好的水样分别注入BOD快速测定仪配套的培养瓶中,注意不要让水样产生气泡,装满后立即盖上瓶盖,确保密封良好。将培养瓶放入仪器的培养槽中,设置好培养温度(一般为20℃)和培养时间(通常为5天),启动仪器开始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仪器会自动监测水样中的溶解氧变化,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算法计算出BOD值。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培养结束后,仪器会显示BOD测定结果。此时,将数据准确记录下来,同时检查数据的合理性。若数据出现异常,如与同批次其他水样数据差异过大,或超出正常范围,需分析原因,可能是水样采集、处理不当,或仪器故障等,必要时重新进行试验。记录好数据后,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为水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语 规范操作BOD快速测定仪的试验过程,能确保获取准确的BOD数据,为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