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d监测仪">在线bod监测仪电极是实时捕捉水体生化需氧量的核心传感部件,长期浸泡在水体中,易被生物膜、悬浮物、结垢、有机物残留等污染,导致检测灵敏度下降、数据漂移。清洗的核心目标是“温和除污、不损伤电极敏感膜”,需根据污染类型选择适配方法,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温和后强化”的原则,确保清洗后电极恢复稳定检测性能。以下是常用的清洗方法及操作要点: 一、物理清洗法 物理清洗通过机械作用去除电极表面的松散污染物,避免化学试剂对敏感膜的损伤,是日常维护的首选方式: 纯水冲洗法:用流动的纯水冲洗电极表面,同时轻轻晃动电极,利用水流冲击力带走悬浮物、泥沙等松散附着物;对于电极缝隙中的杂质,可借助洗耳球吹气辅助冲洗,确保无残留。 软刷擦拭法:选用不掉毛的软毛刷(如羊毛刷、专用清洁刷),蘸取纯水轻轻擦拭电极敏感膜及周边区域,去除附着较牢的生物膜、轻微结垢或有机物薄层;擦拭时力度轻柔,避免刮伤敏感膜或破坏电极结构。 超声波清洗法(适配耐超声电极):将电极放入专用超声波清洗器中,加入适量纯水,开启超声设备短时间清洗,利用超声波振动剥离电极表面的顽固生物膜或细小沉积物;清洗前需确认电极耐受超声波,避免长时间超声导致敏感膜脱落。 反向冲洗法(针对流通式电极):对于流通式安装的电极,可通过切换水流方向进行反向冲洗,冲刷管路及电极表面的附着污染物,确保流通通道通畅,避免因管路堵塞间接导致电极污染。 二、化学清洗法 当物理清洗无法彻底除污时,可选用温和的化学试剂辅助清洗,核心是“试剂适配、控制浓度与时间”,避免腐蚀电极: 中性洗涤剂清洗法:配置稀释的中性洗涤剂溶液(如无磷洗洁精),将电极浸入溶液中浸泡短时间,期间轻轻晃动,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有机物残留;浸泡后用大量纯水冲洗干净,确保无洗涤剂残留。 稀酸除垢法(针对水垢、无机结垢):选用稀释的弱酸溶液(如柠檬酸、醋酸),将电极敏感膜区域浸入溶液中,浸泡时间根据结垢情况调整,待结垢溶解后立即取出,用纯水反复冲洗至电极表面无酸味;严禁使用强酸或高浓度酸溶液,避免腐蚀敏感膜。 酶制剂清洗法(针对顽固生物膜):选用专用生物膜去除酶制剂(如蛋白酶、脂肪酶类),按说明稀释后浸泡电极,酶制剂可分解生物膜中的蛋白质、多糖等成分,温和去除生物污染;浸泡后用纯水冲洗干净,避免酶制剂残留影响检测。 有机溶剂清洗法(针对强粘性有机物):对于油污、树脂等强粘性有机物污染,可选用低腐蚀性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异丙醇),用棉签蘸取少量溶剂轻轻擦拭污染区域,擦拭后立即用纯水冲洗,避免溶剂长时间接触敏感膜导致老化。 三、联合清洗法 当电极存在多种污染物叠加(如生物膜+结垢、有机物+悬浮物)时,可组合物理与化学方法,提升清洗效果: 先物理后化学:先用软刷擦拭+纯水冲洗去除松散污染物,再根据残留污染类型选用对应化学试剂浸泡,最后用纯水彻底冲洗,确保无污染物与试剂残留。 化学浸泡+超声辅助:对于顽固复合污染,可将电极浸入适配的化学清洗液中,同时开启超声波清洗器短时间协同处理,利用化学溶解与超声振动的双重作用,快速剥离污染物;操作时严格控制时间,避免过度处理损伤电极。 四、清洗操作的关键注意事项 清洗前需断开电极与监测仪的连接,关闭电源,避免清洗过程中短路或损坏设备; 所有清洗操作需轻柔,严禁用硬物刮擦、针刺敏感膜,或过度弯折电极线缆; 化学试剂需按需稀释,遵循“低浓度、短时间”原则,浸泡后必须用大量纯水冲洗,确保无残留; 清洗后需将电极置于纯水中浸泡活化一段时间,再重新安装校准,避免直接投入使用导致数据异常; 定期记录清洗时间、污染类型、所用方法,根据污染规律优化清洗周期与方案。 五、结论 在线BOD监测仪电极的清洗核心是“适配污染类型、温和高效除污”,常用方法可分为物理清洗、化学清洗与联合清洗三类。日常轻度污染优先选用物理方法(纯水冲洗、软刷擦拭),中度至重度污染按需选用化学方法(中性洗涤剂、酶制剂、稀酸等),复杂污染可组合使用两类方法。清洗的关键是避免损伤电极敏感膜,确保清洗后彻底冲洗无残留,并通过校准验证检测性能。规范的清洗操作能有效延缓电极老化、维持检测精度,是在线BOD监测仪稳定运行的重要运维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