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监测仪">在线bod监测仪是评估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水环境监测站等场景。若因项目暂停、设备轮换或季节调整等原因长期停用(通常超过1个月),保养不当易导致管路堵塞、部件老化、试剂变质,再次启用时可能出现检测精度下降甚至设备故障。因此,做好长期闲置保养,是延长设备寿命、保障后续使用可靠性的关键。以下从停机前准备、闲置期维护、重启前检查三方面,梳理核心保养要点。 一、停机前 长期闲置的保养需从停机时开始,重点清理设备内部残留物质,为储存奠定基础,核心围绕清洁、排空、防护三步展开。 首先,全面清洁管路与反应部件。设备的采样管路、反应池、比色皿(若为光学检测型)长期运行后,易残留水样、微生物或试剂残渣,闲置时这些残留物会干结堵塞管路,或腐蚀部件表面。停机后需用清水反复冲洗采样管路,直至流出水清澈无杂质;反应池与检测模块需按说明书要求,用中性清洁剂浸泡或循环冲洗,去除有机物与微生物膜,最后用纯水冲洗干净,避免清洁剂残留。若设备有自动清洁功能,可先启动该功能初步清洁,再手动清理关键部位。 其次,排空液体并处理耗材。若设备内储存有试剂(如营养盐、稀释液),需全部排空试剂瓶,并用纯水冲洗试剂管路,防止试剂变质结晶堵塞管路;对于配套的溶解氧电极等部件,需取出后浸泡在专用保护液中,不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避免电极干燥失效。同时,更换已接近使用寿命的耗材,如过滤膜、密封垫,防止这些部件带着磨损或污染状态闲置,后续使用时引发泄漏或污染。 最后,做好外部防护与状态记录。关闭设备总电源,拔掉电源线与信号线,用防尘布覆盖机身防止灰尘堆积;若设备在户外或潮湿环境,需在底部垫防潮垫,用保鲜膜包裹采样口、试剂添加口等关键接口,避免潮气侵入电路。详细记录停机时的设备状态,包括最后一次检测数据、清洁情况、耗材更换记录,为后续重启提供参考。 二、闲置期 长期闲置并非置之不理,需定期应对环境因素影响,核心做好防潮、防老化、防损坏。 定期检查储存环境至关重要。设备核心部件(电路板、传感器、检测模块)对环境要求高,需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相对湿度不超过70%,避免靠近暖气、空调出风口或窗户,防止高温、高湿、阳光直射加速部件老化。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环境,湿度超标时放置除湿袋,发现冷凝水及时用干布擦拭,防止电路短路或部件锈蚀。 周期性启动设备可避免机械卡滞。建议每1-2个月短暂通电,运行设备自检程序,检查指示灯、显示屏、采样泵、搅拌器等是否正常运转,若出现电机异响、屏幕闪烁等异常,及时断电排查。同时,检查浸泡在保护液中的电极,观察保护液是否浑浊、液位是否足够,变质需及时更换;查看管路与接口是否开裂、密封垫是否变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此外,需防止人为损坏与污染。在设备旁张贴长期闲置禁止操作的标识,锁闭柜门;移动设备时轻抬轻放,避免剧烈震动导致内部部件移位;不可在设备上堆放杂物,尤其远离化学品与尖锐物品,防止腐蚀或划伤设备。 三、重启前 长期闲置后重启,需通过全面检查与调试确认设备状态,避免直接使用导致问题,核心做好复查、清洁、校准。 先复查设备外观与连接。移除防尘布,检查机身是否损坏、接口是否完好;重新连接电源线、信号线与管路,确保接线牢固、管路无弯折堵塞。对于可拆卸电极,检查保护液状态,若电极干燥需按说明书重新活化,不可直接安装。 再次清洁与排查泄漏。用纯水冲洗采样管路与反应单元,确认无灰尘残留;检查试剂瓶与管路是否泄漏,启动排空功能确保管路内无气泡,气泡会影响采样精度与检测信号。同时,更换闲置期间可能老化的耗材,如过滤膜、密封垫。 最后进行功能测试与校准。通电启动自检,确认采样、反应、检测、数据传输等模块运行正常;用BOD标准溶液完成零点校准(用空白水样)与跨度校准(用已知浓度标准溶液),确保检测值与标准值偏差在允许范围。校准后采集实际水样检测,与实验室人工检测结果对比,验证精度,偏差较大需重新检查或联系厂家排查。 四、总结 在线BOD监测仪的长期闲置保养,是停机收尾、闲置维护、重启检查的系统过程,每一步都需围绕防止残留腐蚀、避免环境老化、确保重启可靠展开。忽视保养会增加维修成本、延误监测工作,只有将科学保养融入闲置全周期,才能让设备在停用后快速恢复性能,持续为水体BOD监测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